菩提——心靈的瑜伽 《不勞不食》
不勞不食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曾說:“既然沒有工作,哪能吃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边@種精神已成為叢林千古的楷模。
百丈懷海禪師,承繼開創(chuàng)叢林的馬祖道一禪師以后,立下一套極有系統(tǒng)的叢林規(guī)矩——百丈清規(guī),所謂“馬祖創(chuàng)叢林,百丈立清規(guī)”,即是此意。百丈禪師倡導(dǎo)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nóng)禪生活。他曾經(jīng)也遇到許多的困難,因為佛教一向以戒為規(guī)的生活,而百丈禪師改進(jìn)制度,以農(nóng)禪為生活了,甚至有人批評他為外道。因他所住持的叢林在百丈山的絕頂,故又號百丈禪師。
禪師每日除了領(lǐng)眾修行外,必親執(zhí)勞役,辛苦工作。在生活中自食其力,對于平常的瑣碎事務(wù),尤不肯假手他人。漸漸地,百丈禪師年歲已高,但每日仍隨眾上山擔(dān)柴、下田種地,因為農(nóng)禪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
弟子們畢竟不忍心讓年邁的師父做這種粗重的工作。因此,大眾懇請他不要隨眾出坡,但百丈禪師仍以堅決的口吻說道:“我無德勞人,人生在世,若不親自勞動,豈不成廢人?”
弟子們阻止不了禪師下田種地,只好將禪師所用的扁擔(dān)、鋤頭等工具藏起來,不讓他做工。百丈禪師無奈,只好用絕食行為抗議,弟子們焦急地問道:“為何不飲不食?”禪師答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span>
弟子們沒辦法,只好將工具又還給他,讓他隨眾生活。
百丈禪師為了拯救禪者的時病,不但服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還喊出“搬柴運水無非是禪”的口號。不管念佛也好,參禪也好。修行不是懶惰的借口,勞作乃萬事之本,應(yīng)有這種“不作不食”的精神。
智慧小語:有人以為,參禪要摒絕塵緣,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實不做工作,離開生活,哪里還有禪呢?
禪林百科:壽星 · 壽星是藝術(shù)品中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寓意長壽吉祥。壽星的長頭大腦門是仿宋代羅漢的凸腦門,定型于明代。壽星慈眉善目,朗朗笑起,詼諧祥和,右手持杖,左手托一壽桃,桃在古人心目中是長壽的象征。壽星的胡須具有神秘色彩,粗看呈山頭的三角須,又像三把出鞘的劍,鋒利無比。
菩提——心靈的瑜伽:
手心是煩惱,手背是菩提,只要翻出來便是,無多無少,煩惱變?yōu)槠刑?。所謂“煩惱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即法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執(zhí)。
——《心靈的瑜伽》
|
版權(quán)所有:山西風(fēng)雨竹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17003981號 技術(shù)支持:龍采科技集團(tuán)
友情鏈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qū)域經(jīng)濟資源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