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機緣《誤會》
誤會
有一個人終日困苦不堪,因為他常常猜疑自己周圍的人,甚至在做每一件事時,都要好好地計量,時時感覺很累,故而他去找一位禪師開示。
見到禪師后,說明自己的狀況及來意,變問:“人生何以有得快樂?”
禪師說:“心寬人自輕,眼明心自凈。”
他又十分疑惑地問:“如親人欲害自己如何?”
禪師笑道:“人不會害你,害你的是自己的心?!苯又终f:“我給你講個故事,你便得知。”
有一個年輕人結(jié)婚,婚后生育,他的夫人因難產(chǎn)而死,遺下一孩子。他忙于生活,因無人照看孩子,就訓練一只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喂奶給孩子喝,幫他撫養(yǎng)孩子。
一日,主人出門去,到了別的村,因遇大雪,當日無法返回。第二日趕回家時,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打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看到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fā)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
之后,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孩子從床下爬了出來,他于是抱起孩子。雖然孩子身上有血,但并未受傷。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發(fā)現(xiàn)它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只狼,口里還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
禪師此時又說:“天下一切生靈皆為平等,只因一時之念而屠害其命,此乃萬事之業(yè)障,切記勿因輕心而蒙蔽你的眼睛,切記。”此人當下頓悟。
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無知的動物發(fā)生誤會,尚且會有如此可怕嚴重的后果。那么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則其后果更是難以想象。
智慧小語:禪說,世間人都是因為心有疑慮,放不下,故不能知而立行。所以,若能看破、放下,必能有勇氣、有決心地去完成所有事。
禪林百科:佛、道之爭 佛教在傳入中國后,儒、道、佛三家,一直處于沖突和融合之中。而其中佛教和道教之間的沖突則更加激烈。道教從倫理綱常、王道政治、夷夏之辨等方面立論攻擊佛教,并依靠王權的力量進行了“三五滅佛”,給佛教勢力造成了極大的打擊。與此同時,佛教對道教也展開了爭鋒相對的斗爭。在佛教與道教的斗爭中,道教最終未能將佛教趕出中國,而佛教也未被消滅,并且在此過程中完成了中古本土化的過程。而兩教斗爭的最終結(jié)果則是使儒家成為了最終的獲利者。
——摘自《心靈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