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機緣《勿念竊生》
勿念竊生
有位孤獨者依靠著一棵樹曬太陽,他衣衫襤褸,神情萎靡,不時有氣無力地打著哈欠。
一位僧人從此經(jīng)過,好奇地問道:“年輕人,如此好的陽光,如此難得的季節(jié),你不去做你該做的事情,懶懶散散地曬太陽,豈不辜負了大好時光?”
“哎!”孤獨者嘆了一口氣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軀殼外,我一無所有。我又何必去費心費力地做什么事呢?每天曬曬我的軀殼,就是我做的所有的事了。”
“你沒有家?”
“沒有。與其承擔家庭的負累,不如干脆沒有?!惫陋氄哒f。
“你沒有你的所愛?”
“沒有,與其愛過之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愛?!?/span>
“你沒有朋友?”
“沒有。與其得到還要失去,還不如干脆沒有朋友?!?/span>
“你不想去賺錢?”
“不想。千金得來還復(fù)去,何必勞心費神動軀體?”
“噢?!鄙怂兴?,“看來我得趕緊幫你找根繩子?!?/span>
“找繩子干嗎?”孤獨者好奇地問。
“幫你自縊。”
“自縊?你叫我死?”孤獨者驚詫道。
“對。人有生就有死,與其生了還會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聲。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自縊而死,不是正合你的邏輯嗎?”孤獨者無言以對。
禪曰,人生太閑,則別念竊生;太忙,則真性不現(xiàn)。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憂,亦不可不耽風月之趣。意思是說,一個人生活得太閑散,就容易心生妄想邪念;太過于忙碌,則易失去人生的樂趣。
智慧小語:有才德的君子,要多加注意自己身心的健康;也要多接近大自然,品賞風花雪月的趣味。
禪林百科:藏傳佛教的派別之(四)——格魯派 · 格魯派是藏傳佛教之中最晚形成的一個教派,但也是藏傳佛教繁雜的派系中最有影響、最具規(guī)模、勢力最大的一個教派。因該派喇嘛戴黃帽,故俗稱“黃教”。其創(chuàng)始人為宗教改革家——宗喀巴。15世紀初,宗喀巴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chǔ)上,對其他教派進行改革后創(chuàng)立了格魯派。該派主張以“中觀見”為中心,主張學(xué)行并舉,顯密并重,僧眾嚴持戒律,學(xué)經(jīng)遵循次第,加強寺院組織等,故俗稱格魯派(意為“善規(guī)”)。
云居寺北塔 · 位于北京房山南茴樂水頭村。寺廟依山而筑,坐西朝東,為隋代幽州智泉寺僧靜琬所建?,F(xiàn)僅存一座北塔及四角的小石塔,北塔為遼代磚砌舍利塔,高三十余米。
因果——巧合是機緣: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具。問佛陀:『何以因果之報?』佛說:『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