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機緣《森田司鐘》
森田司鐘
鐘,是佛教叢林寺院里的號令,清晨的鐘聲是先急后緩,警醒大眾,長夜已過,勿再放亦沉睡。而夜晚的鐘聲是先緩后急,提醒大眾覺昏衢,疏昏昧!故叢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鐘聲,止于鐘聲。
有一天,奕尚禪師從禪定中起來時,剛好傳來陣陣悠揚的鐘聲,禪師特別專注地豎起心耳聆聽,待鐘聲一停,忍不住地召喚侍者,詢問道:“早晨司鐘的人是誰?”
侍者回答道:“是一個新來參學(xué)的沙彌?!?/span>
于是奕尚禪師就要侍者將這位沙彌叫來,問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樣的心情在司鐘呢?”
沙彌不知禪師為什么要這么問他,他回答道:“沒有什么特別心情!只為打鐘而打鐘而已?!?/span>
奕尚禪師道:“不見得吧?你在打鐘時,心里一定念著些什么?因為我今天聽到的鐘聲,是非常高貴響亮的聲音,那是正心誠意的人,才會發(fā)出的聲音。”
沙彌想了又想,然后說道:“報告禪師!其實也沒有刻意念著,只是我尚未出家參學(xué)時,家?guī)煏r常告誡我,打鐘的時候應(yīng)該要想到鐘即是佛,必須要虔誠、齋戒、敬鐘如佛,用如如入定的禪心,和用禮拜之心來司鐘。”
奕尚禪師聽了非常滿意,再三地提醒他道:“往后處理事務(wù)時,不可以忘記,都要保有今天早上司鐘的禪心。”
這位沙彌從童年起,養(yǎng)成恭謹(jǐn)?shù)牧?xí)慣,不但司鐘,做任何事,動任何念,一直記著剃度師和奕尚禪師的開示,保持司鐘的禪心,他就是后來的森田悟由禪師。
智慧小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做一個好和尚就要認(rèn)真地撞鐘。簡單的話往往蘊涵著深刻的大道理。
禪林百科:信仰佛教必須吃素嗎 · 素食雖是佛教鼓勵的事,但卻并不要求所有的教徒非得一律吃素不可。素食乃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為慈悲一切有情眾生的原故。而在南傳地區(qū)的佛教國家乃至出家的比丘,并不堅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們不親自殺生。因為,五戒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信佛之后,如能實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若因家庭及社交上的困難,不吃素也不要緊,但是不可再去親自屠殺,也不可指揮他人屠殺了。只可買了屠死的魚肉回家,稱為“三凈肉”。
因果——巧合是機緣: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具。問佛陀:『何以因果之報?』佛說:『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
——《心靈的瑜伽》
|
版權(quán)所有:山西風(fēng)雨竹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17003981號 技術(shù)支持:龍采科技集團
友情鏈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qū)域經(jīng)濟資源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