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靈的瑜伽《禪鏡照性》
禪鏡照性
一面清明的鏡子,不論是最美麗的玫瑰花還是最丑陋的屎尿,都會顯出清楚明確的樣貌;不論是悠忽縹緲的白云還是平靜恒久的綠野,也都能自在扮演它的狀態(tài)。
唐朝的南陽慧忠禪師,修行深而微妙,被唐肅宗迎入京都,待以師禮,朝野都尊敬為國師。
一日,當(dāng)朝的大臣魚朝恩來拜見國師,問:“何者是無明,無明從何時起?”
慧忠國師不客氣地說:“佛法都快要衰敗了,像你這樣的人也懂得問佛法!”
魚朝恩從未受過這樣的屈辱,立刻勃然變色,正要發(fā)作,國師說:“此是無明,無明從此起。”
慧忠國師是說,這就是蒙蔽心性的無明,心性的蒙蔽就是這樣開始的。魚朝恩當(dāng)即有省,從此對慧忠國師更為欽敬。
禪心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人間的一切喜樂我們要看清,生命的苦難我們也該承受,因為在終極之境,喜樂是映在鏡中的微笑,苦難是水面偶爾飛過的鳥影。流過空中的鳥影令人悵然,鏡里的笑痕令人回味,卻只是偶然的一次投影呀!
智慧小語:禪是真實的世界,它并不教導(dǎo)我們把屎尿看成玫瑰花,而是教我們把屎尿看成屎尿,玫瑰看成玫瑰。
菩提——心靈的瑜伽:
手心是煩惱,手背是菩提,只要翻出來便是,無多無少,煩惱變?yōu)槠刑?。所謂“煩惱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即法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執(zhí)。
——《心靈的瑜伽》
|
版權(quán)所有:山西風(fēng)雨竹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17003981號 技術(shù)支持:龍采科技集團(tuán)
友情鏈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qū)域經(jīng)濟(jì)資源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