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操盤手”精神建好大運城
“今年以來,市城區(qū)路網(wǎng)建設無論是項目數(shù)量還是新增道路里程,比過去五年的總和還要多?!?018年12月21日召開的市委四屆五次全會上,市委書記劉志宏在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里,對中心城市建設發(fā)展予以肯定。
“改革搶先機,發(fā)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chuàng)一流?!痹谶^去的一年里,我市住建部門按照向市委作出的承諾,爭當大運城建設“操盤手”,以“3515重大工程項目”和城建“111工程計劃”為藍本,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0.5億元,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17公里,新建和改造水、氣、熱管網(wǎng)432.2公里,新建城市污水管網(wǎng)87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網(wǎng)75.5公里,道路、供熱、供氣和城市綠化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城市建設和發(fā)展取得跨越性進展。
路網(wǎng)工程全面提速,出行更加方便
北起高鐵商務區(qū)迎賓街,南至鹽池湖畔濱湖路,全長11.8公里的學苑路,因超期服役,與大運城形象去之甚遠。在經(jīng)過近3個月的路面提升改造后,已從過去灰蒙蒙的“補丁路”變?yōu)榱灵W閃的“黑金路”,兩旁的路燈也由過去的高壓大燈換為節(jié)能的LED燈。
投資6500萬元,南至南城墻路、北接迎賓街的人民北路,作為市區(qū)“九縱九橫”道路規(guī)劃中“九縱”之一的人民路全線貫通通車,直通高鐵站,城市北部交通網(wǎng)絡明顯優(yōu)化。
投資600萬元,全長0.33公里,南鄰河東街、北接太乙街的晨光路,作為“次干路支路暢通工程”之一,順利實現(xiàn)通車,與周圍的子文路、學苑路、勤學街形成了方便居民出行的微循環(huán)交通圈……
2018年,市住建部門精心組織、科學施工、晝夜奮戰(zhàn),累計完成投資5億余元,圓滿完成12個新修道路項目,為市民提供全新的交通出行體驗。12個項目中,除了學苑路提升改造項目、人民北路道路暢通項目以及以打通交通微循環(huán)為目的的規(guī)八路和晨光路,還有8條以學校為中心、方便居民出行的“上學路”:
繞鹽湖區(qū)科技實驗小學而修的銀湖街和成寶路,毗鄰金海灣幼兒園的形意東街、勤學街,既解決了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又方便了周邊居民出行,還與相通的街道形成了微循環(huán)圈;
南起岳南街、北至后稷街的子文路,成為涑水聯(lián)合雙語學校與后稷小學學生的“方便路”;
魏風街的建成,東段主要方便魏風小學的學生和家長,西段方便去體育公園、市博物館的市民;
分別位于體育公園內部東西兩側的風陵路和棋盤路,將魏風街和河東街全面貫通;
西起解放北路、東至人民北路的大禹街,是“九縱九橫”的“九橫”之一,不僅方便市民前往第一醫(yī)院和高鐵站,還解決了北部高鐵商務區(qū)、鹽湖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等片區(qū)的雨污排水問題。
一條條新開路,成為直通民情的暖心路。今年,棉西路(后稷街—岳南街)、永樂街(學苑路—中銀路)、槐東路北段(后稷街—岳南街和條山街—永樂街南兩段)、后稷街(槐東路—學苑路)4條新修道路項目已啟動,正在陸續(xù)開工……
集中供熱再開新局,全城喜用“大暖”
從位于城區(qū)西部圣惠路的晉建熱電有限公司熱源廠出發(fā),沿集中供熱管道一路向北,從李店鋪、蔡家村、杜家村到王家營、寺北村、大渠村,這11個城中村,2018年全部破天荒地用上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大暖”。如此大面積的城中村集中供熱,在我市乃至全省也屬“絕無僅有”。
這一切,得益于中心城區(qū)熱電聯(lián)產集中供熱二期工程PPP項目。這一項目是市委、市政府2018年“11件民生實事”之一,跨過南同蒲鐵路,讓鐵路以北居民享受到溫暖、舒適、清潔的集中供熱。項目由市熱力有限公司作為政府出資人代表,與中標社會資本方山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運城晉建熱電有限公司具體實施。該項目被省財政廳列入省“第三批PPP示范項目”,并于2018年2月入選財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項目”。工程投資15億余元,采取BOT方式運作,鋪設供熱管網(wǎng)53.5公里、建設換熱站65座,實現(xiàn)供熱能力1117萬平方米,惠及南同蒲鐵路以北近30萬居民。
經(jīng)各部門共同努力,中心城區(qū)熱電聯(lián)產集中供熱(二期)工程順利完工,北區(qū)的供熱工作于2018年11月15日如期進行。目前,該項目共建設完成換熱站29座。其中,已投運27座換熱站,主線管網(wǎng)23公里,支線管網(wǎng)22公里,覆蓋供熱面積達500萬平方米。
綠化提升更上層樓,城市更有品位
步行至紅旗街與學苑路交叉口西南角,高低錯落的喬木、景觀樹和周圍造型別致的草坪、花卉、景觀石相得益彰,高標準街頭公園與過去單一喬木綠化判若云泥。
2018年,市住建部門牢固樹立規(guī)劃至上、生態(tài)宜居、精致建設、特色鮮明、片區(qū)開發(fā)、管理上檔“六大理念”,圍繞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對照57項技術指標,以“補綠”“補項”為抓手,認真開展了機關管理、街道綠化、在建工程、現(xiàn)有綠地、占綠審批以及公園廣場六大方面的提升。
在“補綠”工作中,不斷更新理念,抓住不同季節(jié)的工作重點,在管理上檔次、養(yǎng)護提標準上下功夫,不斷完善管理、考核及督查機制,認真開展了兩輪園林綠化大提升專項行動,街道綠化以零缺苗斷壟、零枯樹干枝為標準,開展全面清理及補栽補植工作,先后補栽各類綠化苗木100萬余株。
在“補項”工作中,以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目標為抓手,推動重點工程建設,體育公園按期建成開放,立體綠化試點、街道花卉布置等一批美化彩化工程扮亮運城街頭,植物園、引黃渠帶狀公園工程如期推進,使我市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順利通過了省住建廳專家組的初驗,并完成了申報工作,為2019年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補綠”“補項”,2018年中心城區(qū)園林綠化建設投資3.4億元,新增綠化面積20.3萬平方米,建成區(qū)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7.16%、32.19%和10.92平方米。
“言必行,行必果,說了算,定了干,既然承諾了,就必須要兌現(xiàn)?!笔凶〗ň贮h委書記、局長陳汪利說,“我們就是要以‘操盤手’精神,在‘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的第一線謀新篇、開新局,不斷提升市民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