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靈的瑜伽《心凈土凈》
心凈土凈
趙州禪師和徒弟文偃談?wù)摲鸱〞r(shí),一位信徒送了一塊糕餅供奉他們。趙州禪師就對(duì)徒弟文偃說:“這一塊餅,我們兩人怎么好吃呢?我們來打賭,如果誰能把自己比喻成最臟最賤的東西,誰就贏得這塊餅!”
“您是師父,就由您老人家先開始比吧!”文偃說。
趙州禪師說:“我是一頭驢子?!?/span>
文偃接著說:“我是驢子的屁股?!?/span>
趙州禪師又說:“我是屁股中的糞便?!?/span>
文偃不落人后地說:“我是糞便里的蛆蟲。”
趙州禪師無法再比喻下去了,反問說:“你這蛆蟲在糞便中做什么呀?”
文偃回答說:“我在糞便里避暑乘涼啊!”
智慧小語:我們認(rèn)為最污穢的地方,而禪師們卻能逍遙自在。因?yàn)樗麄冇辛硕U,世界就不一樣,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清凈國土。在禪師們心中清凈和污穢是一如不二的,“隨其心凈,則國土凈”。
禪林百科:鄭板橋與佛門的因緣 · 鄭板橋(公元1693~1766年),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xué)家。是畫壇“揚(yáng)州八怪”之首,著有《板橋全集》。板橋自稱居士,廣交方外之友,常在寺院借住,對(duì)佛經(jīng)研究造詣甚深,他有位好友從祖出家修苦行,板橋賦破衣云:“納衣何日破,四十有余年,白首仍縫錠,青春已結(jié)穿,透涼經(jīng)夏好,等深入秋便,故友無如此,想看互有憐。”板橋在不惑之年,到杭州游覽,住韜光庵,興之所至,寫了一首名為《韜光》的長詩,最后兩句是:“我已無家不愿歸,請來了此前生果?!毖酝庵猓朐陧w光庵出家為僧,人未出家卻懷出家之愿。
菩提——心靈的瑜伽:
手心是煩惱,手背是菩提,只要翻出來便是,無多無少,煩惱變?yōu)槠刑?。所謂“煩惱菩提冰是水,生死涅槃即法空”。若悟得,人法皆空,若不明就仍有法執(zhí)。
——《心靈的瑜伽》
|
版權(quán)所有:山西風(fēng)雨竹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號(hào):晉ICP備17003981號(hào) 技術(shù)支持:龍采科技集團(tuán)
友情鏈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qū)域經(jīng)濟(jì)資源平臺(tái) |